|
|
|
|
〔药械市场监管〕
2009年,县食品药品监督局开展“药品质量安全年”活动,整顿规范药械市场。开展新特药、中药饮片、中小学及厂矿医务室药械质量、大中型医疗器械、高风险药械产品、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药品、非药品冒充药品、人用狂犬病疫苗、人血白蛋白等17项专项检查。开展苗岭牌洁肤霜、特效筋骨康、糖脂宁胶囊、降糖胶囊等假冒药品和大连金港安迪“人用狂犬疫苗”、黑龙江“双黄连注射液”、吉林一心“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浙江天瑞“香丹注射液”、仿冒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的拜唐苹等27种假劣药品查控工作,流入本县的上述假劣药品得到及时查控,未发生药害事件。全年出动执法人员1164人次,检查单位1391家次,查处各类药械违法案件46件,罚没款入库30.32万元。全年受理审批新开办药品零售企业9家,换发药械经营许可证24家,受理审批药店变更注册事项36家。加大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力度,上报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301例。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监测,移送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违法保健食品广告1例、违法药品广告3例。加强从药人员管理,组织全县645名从药人员进行年度健康检查,责令其中5名有可能污染药品的从药人员不得直接接触药品。
〔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建设〕
2009年,县食品药品监督局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建设,聘请食品药品监管特邀监督员8名,乡镇药品监督协管员37名,村级药品监督信息员302名,监督网络建设乡镇覆盖面100%,行政村覆盖面98.6%。引导药品批发企业对乡、村医疗机构和药品零售企业配送药品,鼓励药品零售和连锁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点,扶持在城乡结合部、集镇乡村开办药品零售企业,药品配送进乡率100%,配送进村率99.3%,配送品种占农村药品实际需求品种的96%。5月和11月,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分期分片培训的方式,对各乡镇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进行药械监管法律法规等业务培训。农村药品协管员、信息员全年协查农村涉药单位1329家次,提供药品违法违规行为信息或线索29条,提供药品监管合理化建议13条。
〔药品抽验〕
2009年,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完成药品抽验完成药品抽验150批次,其中检出不合格17批次,不合格率为11.33%。
〔食品安全综合监督〕
2009年,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进农家、进社区、进学校”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悬挂、张贴宣传标语80余幅,解答群众咨询500余人次;与县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开展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餐桌污染”专项治理等活动。会同卫生、质监、工商等部门开展元旦、春节、“五一”和国庆期间食品安全大检查;10月,按照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卫生厅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保健食品监管职责移交的有关规定,县卫生局承担的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许可和监管职能划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承担。
|
|
|